生態養殖從90年度即提出,但一直沒有真正落實,隨著環保高壓線的深入,只要引導得當,必定可以有效的促進農業的發展,走立體生態農業發展的道路。農場模式的有效推進,讓農民土地的權益沒有被侵犯,而土地又有效的最大化利用。
1、生態養豬通過微生物的物質能量循環來實現能量的轉化,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對有益微生物進行篩選、培養、可擴大繁殖,并可生產出具有特定功能的多種微生物,它們的排泄物可以分解和轉化。它們的功能是利用糞便和動物排泄的糞便產生高蛋白菌絲。動物取食后,可促進消除,增強免疫力,利用飼料,提高了產量,從而達到了最佳的投入產出。
與傳統養豬方式相比,農民可以從中獲得更多的收益。根據我們多年的豬養經驗,生態養豬的優勢可以概括為“三個省,兩提,一個增加,零排放”。其中,“三省”意味著水、物資和人力資源。生態型生豬模型不能清洗豬舍,節約管理內容,節約水資源,豬糞和尿液可以分解,轉化為豬用蛋白,從而節約飼料,根據研究,豬每天可增加豬的重量肉的比例。整個給料周期可減少精礦20%的使用。時間比常規喂養至少提前一周。養豬場管理人員只需要定期喂食,關閉濃縮糞便,調節床身濕度,簡化工作內容,降低勞動強度,減少豬場的勞動力。“兩提”指的是肉和豬的抵抗力。豬可以恢復生態養殖場的自然習性,食用細菌蛋白,在飼料中含有益生菌,改善腸道菌群平衡,顯著提高抗性,因此生態豬場的疫病少,用藥成本也降低。其中,“一增長”就是豬場的經濟效益。由于成本下降,人力資源需求減少,鋸末、稻殼等原料的使用,優質有機豬的生產,整體效益明顯提高,每只豬的經濟效益可提高100~160元。
2、生態圍護結構的設計,原豬舍重建,我們控制一個豬舍的面積為26平方米。
飼養管理將豬分為兩組實驗,一組豬在欄中飼養,投喂傳統養豬場飼料,另一組生態自然放養,投喂青料。
實驗結果證明,生態飼養的豬肉大理石花紋、失水率、失水量、嫩度、瘦肉率等幾項常規指標系數更高,生態豬肉質量更好。
3、節能降耗 在6至7年內,無需沖洗豬舍和清理糞便6至7年,豬場內的功能微生物在3天內便可分解,因此豬舍不經糞便便不會臭味。無沖孔循環可節約水資源。根據研究,目前,這些措施可以減少百分之90的水消耗。飼養管理也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。飼養員不需要定期清洗環,清理糞便。它可以節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。可以減少人員,節約飼養管理費用。一個人對9000頭肥豬負責也是一件很容易的事。通常的興趣輸出方向。此外,在冬季,豬舍的溫度可以控制在21攝氏度。這是豬生長發育的最佳溫度。它不需要使用其他加熱設施來節省電力和燃料。節約了水電、勞動力等內容,降低了養豬總成本12%,為豬場的效益提供了很大的空間。
節約飼料在常規飼喂養中,功能性微生物可以自行分解糞便,合成高蛋白細菌。豬通常有弓形習性,可以被豬吃掉。這可以減少使用1/3的進料。添加日糧時,只需添加82%即可滿足豬的生長需要。需求不會對豬屠宰時間產生任何不利影響,
提高免疫力,降低風險。
生態養殖業是以生態為基礎的,養豬場到處都是益菌。它們可以為豬的生長提供天然屏障。這種病毒很難進入 ,當豬在這種環境中很少生病時,日常飼養和管理也可以減少消毒處理,甚至不需要消毒,飼料的轉化,利率可提高9.55%。
通過分析可知,生豬養豬的效益高于傳統養豬的效益,這種養豬方法的效益是多方面的。雖然各方面的飼養效益不高,但綜合考慮可以獲得可觀的經濟效益,不影響豬的肉質,對豬的肉質沒有影響。可使肉品質量更優,每種生豬的利潤可比傳統飼養方式提高至少110元。因此,我們認為生態養豬是未來養豬業發展的必然趨勢,目前主要用于大型養殖場,可以獲得較大的效益。未來,它也可以在中小型豬場中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,為農民創造效益。
廣東新牧源農牧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ICP備案號:粵ICP備19139785號